首页 > 区域 > > 内容页

关注过程还是结果?

2023-04-28 17:39:13 来源:王智远

朋友和我聊了一件事情:


(相关资料图)

他一直想在短视频领域取得突破。为此投入大量精力,学习剪辑和拍摄技巧,并购买专业设备,将家里布置成工作室。此外,他还设定了,每周要拍摄几个短视频的目标。

然而,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他面临许多挑战。例如,他拍摄大量素材,剪辑时却发现很多都用不上;把脚本写好,但在剪辑时还发现脚本有改进的空间;最终,发布到平台上的短视频浏览量很低,投入产出比例不成正比。

这些挫败感让他感到沮丧、失望,觉得离“总目标”越来越远。相信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,我们到底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追求目标,还是把关注点放在过程上?

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却常常让人陷入深思。有时,过于追求结果,会忽视过程价值;有时,过于专注过程,反而对目标模糊不清。

那么,到底应该关注目标还是过程?或者说,目标与过程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平衡点呢?我认为,有必要重新审视两者的区别,找到它们的平衡点。

什么是过程

大部分人会把一系列事情、步骤、操作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,按照特定顺序发生的活动,称为过程。就像,学习一门新技能,从获取知识、理解、记忆、应用和巩固等一系列认知活动,就是过程的体现。

什么是目标

为达到预期结果或实现特定愿望,设定具体、明确可衡量的事情,就是目标;一般通常用于指导行动和决策,并为努力提供焦点。

这并没什么问题。

但是,有被简化的可能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克斯特·海克斯认为,完成一件事情有三个阶段,分别是:成长目标、和精熟目标、绩效目标。

他曾经进行一项实验来证明,如下:

分别让两组学生参与拼字游戏,首先给其中一组摇一颗骰子,骰子每个面上都有不同字母和分值,参与者需要用这些字母拼出尽可能多的单词。

A组学生被告知,"游戏目标为了比较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",而B组学生则被告知,"游戏目的是学习如何把这个游戏玩得好"。

两组中,还有一半的人被告知,如果表现得足够好,他们将获得诱人的奖励,在大学课程中可能获得附加分。结果发现,当有奖励时,A组获得了180分,而B组只获得了120分,但在没有奖励时,两组的得分相当。

这件事说明了什么?

没有挑战性的前提条件下,绩效目标可以帮助人们取得良好的成绩,大多数人能够获得高分,当情境变得复杂时,绩效目标可能失效。然而,心理学家并不甘心,他们试图找到两种目标下人们如何处理困境。于是,换了如下实验方式:

他告诉参与者,现在研究人员对他们“解决问题的能力”比较感兴趣,A组被告知,研究如何拿高分,测试成绩反应了你们的分析能力;B组被告知,任务是增强你们的能力而设计的,目标是抓住这个颇有价值的学习机会。

实验开始,研究人员不断变换题目难度,并投入一些无解的题,让大家感受到挑战。

最后发现,那些怀有“精熟目标”的人,并没有被题目难度变化所干扰,不管做什么,在各种情景中都表现非常好。但A组却呈现截然不同现象,困难和障碍严重影响了表现水平。

能看出什么吗?

如果你要处理简单事情,持有绩效目标能有效提高表现。毕竟,追求绩效目标通常并不在意事情本身,而在于通过“数字”来展现自己。你会觉得达到该目标,在成长中、团队中能得到周边人的肯定,看上去很有才华,有能力的样子。

绩效本身没有错,追求结果也能成为非常强的激励因素。我曾经带过一段时间销售,就发现过此类现象,一些人在“没事比划比划”的帮助下,动力十足。

大量研究也认为,表现型人格的人更注重结果,那种“比学赶帮超”的精神,恰巧令他们昂扬斗志。但问题是,由于过于注重成就,比划PK的氛围常常令他们处在紧张焦虑的情绪中。

同时,过于注重表现的人,遇到挫折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。因为对他们而言,表现结果与个人成就动机相关。他们会把没做到看作是一种否定,若表现不佳,自信会被打击,自尊心和价值感都会受挫。如果目标过高,他们放弃的可能占比非常高。

“精熟目标”的人不同,我发现可以分为两种:

其一,是“逃避责任型”。尤其组织中,你不追求绝对绩效,而把目标调整成熟练,他就有一种,出了事,这锅我不背的心理状态。

其二,他们把精熟看作成长目标由于KPI导向不同,一些人本身对能力进步拥有强烈渴望,但又不用承担太多责任,他们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上,恰巧这时更好享受为结果而奋斗的过程,任何一点小进步,能都让他们带来满足感。

我之前带领不同的新媒体实习生时,通常会给他们半个月的"熟练期",设定一些KPI,包括熟悉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,并协助主编写几篇选题。我故意将这些目标的难度,降低到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程度,以便观察他们的表现。

后来发现,那些精熟目标的人,会因为犯错而自责,会认为自己"不应该犯低级错误",或者"对不起领导的信任"。虽然可能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,但与那些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的人相比,态度截然不同。

他们会把困难当成一种挑战,把犯错当作反馈;而“绩效目标”的人恰恰相反,他们因压力过大而自责。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从认知角度,当一个人关注进步,他会忽略掉一些无效信息,找出更本质的问题。

比如:

之前开始做自媒体,身边一些朋友习惯性关注一篇文章阅读量。而我初期把目标切换成“成长性”,发现自己更愿意关注内容做得好不好?有没有启发?有没有增量价值?恰巧这些,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正反馈。

诚然,三种类型的目标在成就取得上,没有太大差距。但面对问题,前期追求精熟,然后再切换至绩效,可能根基更牢固动力更强。另外,到底用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,也取决于对二者,更细化的一种理解。

我个人认为,目标导向偏向战术层,过程更适合战略层,为什么?

目标导向代表有先例,别人做过,只需要按照别人的路径一步一步就能实现;就像很多TOB公司做SaaS业务,找到自己垂直细分领域,然后,初期按照竞品有的模样模仿,加以创新即可。

过程导向的目标往往模糊,缺乏先例,或者只能按照一个流程框架去摸索打基础。就像国内做大预测人工智能模型一样,我们只知道国外已经做到了,拥有了框架,我们就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去,但是别人未必能够为我们提供实现过程中的细节。

可是追求目标导向有两个误区:

其一,实施中你会发现目标只是客观现实中的一部分,背后有一套东西你不知道,需要学习;其二,环境不断变化,造成以前的经验和方法,可能快速失效。

目标通常具有模糊性和多样性,用在“偏虚”问题上,可能使用了错误的评判标准,因为你总是把现实和目标中间的距离当成直线,总是在幻想,达到后取得的成果,而忽略了全方位打好基础的工作。

就像你一个月想瘦10斤,天天想着数字,即便一味投入器械练习,没有关注怎么练,练多少,要不要控制饮食等问题,最后根本无法达到结果;所以,过程导向意义是,关注过程可以持续全方位的丰富知识、自我认识体系,当各维度积累较深时,目标自然达到。

想想看,是不是?

过程导向的关键可能在,我是不是对一些概念理解有误?是不是基于总目标,学到了新理论?能不能运用新的思维框架解决问题?甚至,我是不是又积累了一些人脉,让我反脆弱。

亦或,我的纠错速度、学习速度有没有提高?我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能力,对比想要的大方向,是否反应出客观现实?如果不是,差在哪?如果是,我的大小前提又是什么?

这一系列进行的行为,需要投入很长时间,实则在打基础,但一旦抓住某个增长点,其增长会远超预期,有时,可能出现一年挣的钱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。

然而,由于缺乏耐心,许多人无法坚持,导致他们的认知框架停留在目标导向和线性的增长世界里。

比如:

大家都说,律师和医生的职业好,高收入专业人士。但是,你没发现,多半依赖时间卖体力获得线性收益,因为他们很难理解“线性增长”和“指数增长”的商业模式。

有些律师、医生相对聪明。

他专注改变过程,善于利用网络宣传自己,打造个人品牌获得溢价,让营收组成往多元化发展,老了后不坐诊,也能靠咨询,学术交流赚钱;因此,专注过程导向,可能会获得超越预期和想象的结果。

问题来了,专注过程导向说着好听,实施却很痛苦,毕竟不对结果感兴趣,追求过程还有啥意义?

如果,某件事的过程导向,与结果导向都能让你持续的幸福、并提高成就指数,你自然就有前进的动力,因此关键是,事情与自己是否保持自我一致性;

什么样的目标具备一致性?

简单讲,目标必须出于内心真实的愿望、兴趣,是自主选择,而不被他人强加或处于某些外部压力。

自我决定理论中,心理学家Richard M. Ryan等专家把一个人做事的动机,分为外在动机、内射动机、认同动机和综合动机四种类型。分别什么意思呢?

外部动机受环境影响。

就像上学时,很多学生可能在老师布置的作业截止日期前,赶工完成作业,只是为了获得好成绩或避免被扣分,而不是真正对作业内容产生兴趣,或自愿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作业。

这种完成作业的动机,主要来自外部的奖励或惩罚,而不是内在的兴趣或价值观,反之,若没有惩罚机制限制,很容易放弃。

内部动机是自我要求。

主要来自于内心压力和责任感,而不是真正的内在兴趣或愿望;就像上述中的实习生,因为初期我没有设定较高KPI,他自认为可以完成,然而却没有完成,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或避免被责备,他觉得很惭愧。

认同动机来源价值观。指个人对某个目标或行为价值的重要性进行了认知,并在其基础上产生内在动机和兴趣;综合动机,是行为和目标已经和自我融合。就像我要努力提升唱歌水平,因为我坚信,自己可以成为一名歌手。

如果你理解这些,也就理解了,为什么在公司大老板喜欢盯着目标不放,毕竟“过程”认同很复杂,需要价值观、认同动机等一系列深层次达成共识,这很难。索性大量精力关注结果,实施业绩压力反而驱动公司快速前进。

不过话说回来,从自身培养良好成事能力出发,我强烈建议从“关注过程”抓起,为什么?

你想想看,自己不是公司,不需要天天研究战略,做各种市场投放,以及运营策略;你只需要思考好职业发展大方向,以及哪些小事情能够让自己持续增值,往指数型发展前进就够了。这才是关注过程,还是结果动机层的差异之处。

不过,把自己和事情融为一体的综合动机,虽然是件幸福的事情。但是,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这样,毕竟,在公司大部分情况下都在为别人的目标服务。

更多面临“不得不做”,或者说“想要又很难做到、不会做还得做”的事,甚至,有些人还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,会碍于面子做一些事情,当目标不一致时,该如何调整呢?我这里有三个方法:

其一,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要做。

从大部分情况来看,外部因素通常是主要的驱动力。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公司的要求,以及在看到他人取得成就后,自身产生的对于达成类似成就的渴望。

然而,实际行动中,这两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挫折,使自己停下来反思"怎么了,为什么这么困难"的问题。

如果你能换个角度想,把这些动机看作一种锻炼机会,内心依次从成长目标到精熟目标、再到绩效目标跨越,内心可能会获得更深层次认同,这样不仅压力得到减少,还会带来无形动力。

其二,思考下我在哪个阶段。

很多人之所以不自量力,是因为他们过于简化事情的复杂性。他们错误地将"知道"和"知行合一"混淆,仅仅浅层次地听过,却没有真正付诸实践。

他们错误地认为,只需要按照几个简单的步骤,就能轻松完成拍视频、写文章或者做项目报告等任务,因此,当他们无法实现先定的小目标时,就会轻易放弃或者换个目标。

实际上,从公司层面来看,老板看结果,管理盯过程是比较合理状态,毕竟这样可以驱动整体组织的前进。但在个人层面,这两者应该互换位置。

你应该专注于围绕某个阶段任务,将大量精力放在过程上,深入了解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流程和方法,这样能够更加明确实现目标的路径,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持和耐心。

如果一个难事无法完成,换一件同样难的事情也很可能无法完成,这句话并非绝对真理,但,可以说明部分人不能坚持一件事的原因。

其三,尝试从付出角度问自己。

人是群居性动物,即便阶段具备自我一致性,能意识到过程很重要,但随着外界各种诱惑的影响,你的虚荣心也会被滋养起来,最后不知不觉又回到目标强驱动的原始状态,偏离“过程导向”为中心。

还有一些人,即便意识到偏离,但害怕失去还会背道而驰,以导致不得不在结果导向中挣扎。

我就是典型案例:

起初做内容创作者,看别人的阅读量很高,我就会难过。嘴上说不嫉妒,内心难免会过不去。后来改标题、调结构,结果因为各种策略而来的人,一段时间后就流失掉了。

每当感到焦虑时,我就会停下来。

考,为什么要做这件事?到底是要迎合市场,还是创造有价值的内容。庆幸每次反思都能把自己拉回到内心想走的主轨道中,找到一条既能商业化,又能复利的路线,慢慢前行。

市场上,有些人能够取得非常高的成就并且感到很快乐,而有些人却不那么快乐。这可能,因为前者经历了努力的过程,而后者可能通过金钱或其他方式绕过了努力的过程,忽略过程的意义。

就像投资收购一家公司和亲手打造一家公司的区别一样,虽然最终的结果都是创造价值,但两者的过程完全不同。

缺少了日积月累的过程,总让人感觉缺少了点什么。如那句话所说的,拥有目标的意义并不在于简单地“实现”目标,而在于能够给予我们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。

总体而言:

目标的确很重要,过程更关键。

设定目标时,要从付出的角度思考,是否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付出必要的努力和行动。这也是获得持续幸福的关键因素。

最近更新